南开18秋学期(清考)《环境法》在线作业[答案]答案
18秋学期(清考)《环境法》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2.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
A.30%
B.40%
C.50%
D.60%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技术性
B.综合性
C.正当性
D.社会公益性
4.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
B.民法
C.环境基本法
D.立法法
5.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
A.规划许可证
B.开发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排污许可证
6.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
7.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
B.潮汐能
C.矿藏
D.风能
8.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
A.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
B.超标收费的制度
C.排放即收费制度
D.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
9.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1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
A.《巴塞尔公约》
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外层空间公约》
D.《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
B.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12.“三同时”制度首创于()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1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14.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A.以捕捞为主
B.以加工为主
C.以养殖为主
D.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15.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城市规划法》
16.以下自然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土地资源
D.原子能
17.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国家环境保护部
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8.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国务院林业部门
B.国务院环保部门
C.国务院农业部门
D.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19.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定额”律
C.“相生相克”律
D.“协调稳定”律
20.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C.一般法律原则
D.软法
21.国家实行()优先原则
A.工业用水
B.农业用水
C.城市用水
D.居民生活用水
22.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石油污染
B.控制特殊型污染
C.控制煤烟污染
D.控制低空污染
23.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
A.8
B.11
C.16
D.18
24.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
A.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B.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
C.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D.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