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东大17秋学期《直流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东大17秋学期《直流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答案答案

17秋学期《直流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α=β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主回路采用反并联接线,除平波电抗器外,还需要( )个环流电抗器。

 

A. 2

 B. 3

 C. 4

 D. 1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2.   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在强迫建流阶段,两个调节器的状态是(  )

 

A. ASR饱和、ACR不饱和

 

 B. ACR饱和、ASR不饱和

 

 C. ASR和ACR都饱和

 

 D. ASR和ACR都饱和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3.   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启动建流阶段,如果电流环响应过快,电枢电流急剧上升,为了保护电机,我们可以增加一个( )

 

A. 转速变化率环

 

 B. 激磁电流环

 

 C. 电枢电压环

 

 D. 电流变化率环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4.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在突加阶跃给定的启动的过程中,恒流升速阶段时,下列哪个调节器的输出处于限幅状态(  )。

 

A. 激磁电流调节器AFR

 

 B. 电流调节器ACR

 

 C. 转速调节器ASR

 

 D. 反电动势调节器AER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5.   在调磁调速下,电动机保持恒定的参数是(    )。

 

A. 电枢电流

 

 B. 输出功率

 

 C. 电枢电压 

 

 D. 激磁电流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6.    

 

A. 1

 B. 0

 C. 1+K

 

 D. 1/(1+K)(K为开环放大倍数)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7.   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_______。

 

A. 降电压调速

 

 B. 变极对数调速

 

 C. 变压变频调速  

 

 D. 转子串电阻调速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8.   闭环系统的静特性优于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_________。

 (1)在相同的负载下,闭环系统的转速降落仅为开环系统转速降落的1/(1+K);

 (2)理想空载转速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是开环系统静差率的1/(1+K);

 (3)在静差率相同时,闭环系统的调速范围是开环系统调速范围的(1+K)倍;

 (4)闭环系统设置放大器后,才能获得以上各方面好的性能。

 

 

A. (1)(2)(3)

 

 B. (1)(2)(4)

 

 C. (2)(3)(4)

 

 D. (1)(2)(3)(4)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9.   电压负反馈主要补偿______上电压的损耗。

 

A. 电抗器电阻

 

 B. 电源内阻

 

 C. 电枢电阻

 

 D. 以上皆不正确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0.    普通逻辑无环流(既无推b又无准备)可逆调速系统中换向时待工作组投入工作时,电动机处于( )状态。

 

A. 回馈制动

 

 B. 反接制动

 

 C. 能耗制动

 

 D. 自由停车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东大17秋学期《直流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2答案标准满分答案

二、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带有积分调节器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中,,当负载增加时,积分器输出电压Uct先减小后增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独立励磁控制系统,其磁场回路采用磁场电流反馈单闭环控制,由另外一个电位器作为激磁电流给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