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8秋在线作业3答案答案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8秋在线作业3-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以下( )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2.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 )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癸卯学制”
B.洋务运动
C.教会教育
D.“新学”教育
3.下列选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一项是
A.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C.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D.教师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4.美术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资源与技术的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 )?
A.引导性原则
B.审美性原则
C.知识性原则
D.交流性原则
5.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成熟期
B.迷茫期
C.青春期
D.懵懂期
6.创造过程由构想和( )两个阶段构成
A.实施
B.计划
C.场所
D.说明
7.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8.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导引功能
B.导向功能
C.刺激功能
D.鉴定功能
9.创造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 )
A.提供发展空间
B.实施创造计划
C.提供创造的技能
D.实施发展计划
10.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 ),是实现新课改的( )
A.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B.核心、关键
C.重点、任务
D.基本内容、基础
11.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 )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劳动
B.知识
C.能力
D.技术
12.教案的作用是:( )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
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提示教学流程
13.美术课程标准的( )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
A.要求
B.目标
C.主旨
D.内容
14.美术教师可以向民间艺人学习( )
A.纺织
B.铸造
C.舞蹈
D.蜡染
15.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 )的评价。
A.学习成绩 教学内容
B.学习时间 教学手段
C.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
D.学习效果 教学工作过程
16.导入可分为( )两类。
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17.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 )
A.劳动能力
B.生活态度
C.意志品质
D.道德修养
18.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要求建立( )的教师评价体系?
A.发展性的
B.持续性的
C.稳定性的
D.专业性的
19.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 ) ” 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A.英国伦敦
B.工艺美术联盟
C.万国博览会
D.公立包豪斯学校
20.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
A.符号
B.概念
C.公式
D.形象
21.以下( )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22.美术教育具有( )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修身养性
23.审美教育的价值有:( ),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24.“学高为师”不包括。( )
A.知识面
B.业务精炼
C.教学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