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满分答案]答案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对汉籍和训认识有误的是( )
A.起源于平安时代,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
B.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C.“桂庵和训”使得汉籍和训成型通行开来
D.所有人都必须借助送假名才能阅读汉籍原文
2.对照现代地理知识,《万国全图》缺失( )。
A.非洲
B.美洲
C.南极洲
D.亚洲
3.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
B.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
C.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
D.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
4.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
A.马可波罗
B.罗伯鲁
C.柏朗嘉宾
D.孟高维诺
5.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 )的翻译。
A.茶
B.羌
C.绮
D.秦
6.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
A.贸易往来
B.战争与掠夺
C.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D.宗教传播
7.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
B.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
C.出现“假名”
D.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
8.以下曾主持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工作的是( )。
A.汤若望
B.张诚
C.塔夏尔
D.南怀仁
9.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A.创立了日本茶道
B.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C.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D.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10.明清耶苏会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是通过( )这一途径进行的。
A.贸易往来
B.战争与掠夺
C.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D.宗教传播
11.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B.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C.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12.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 )
A.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B.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
C.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D.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
13.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B.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D.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14.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 )
A.茶水
B.茶具
C.环境
D.心境
15.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车师前国
B.月氏
C.于阗
D.乌孙
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满分答案]多选题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张骞再通西域,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17.《意大里亚传》是中国人对于以意大利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的最初认识和记录。
18.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19.巴勒斯坦地区也有本地的原始居民,就是希伯来人。
20.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所以任何文化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21.汤若望奉旨将造炮技术译著成《火攻携领》,传授给兵仗局。
22.波斯帝国灭亡后,景教徒就不想再用波斯来称呼自己,玄宗时期正式把波斯寺改为了大秦寺。
23.藏文《于阗国授记》和玄奘《大唐西域记》都记载了中国蚕公主将蚕丝带到于阗的传说。
24.乌孙属于游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