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可做全部院校网课作业、课程代看、网考、论文辅导!答案请加微信:xx99ttt 或QQ:1514133056
南开19秋《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旅游消费行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行为要素
第二节 旅游消费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框架与核心内容
第四节 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动机的形成机理和功能
第二节 旅游消费行为的动机类型
第三节 不同旅游细分市场需求的特点
第四节 旅游消费行为动机的激发
第三章 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感知过程和作用
第二节 知觉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旅游感知与旅游购买决策
第四章 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学习的本质和作用
第二节 认知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节 实践学习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学习的内容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态度的本质和功能
第二节 情感的特性和作用
第三节 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六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个性的含义和相关理论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行为表现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个性差异比较
第四节 旅游消费者个性测定和研究意义
第七章 参照群体和信息传播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信息传播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家庭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家庭形态及生命周期
第二节 家庭群体旅游购买决策
第三节 家庭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九章 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节 社会阶层的概念与决定因素
第二节 社会阶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社会阶层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第十章 旅游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节 文化、亚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跨文化旅游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冲击
第十一章 营销刺激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新时代下的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二节 广告刺激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第三节 情感服务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价格策略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十二章 旅游消费行为过程
第一节 旅游需要识别阶段
第二节 旅游信息搜寻阶段
第三节 旅游购买方案选择阶段
第四节 旅游经历和旅游后阶段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一)、单项选择部分
1、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是 ()
A.旅游消费者
B.旅游产品
C.旅游消费过程
D.旅游环境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行为要素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旅游消费行为要素包括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客体、过程和环境四大要素。主体是旅游消费者;客体是旅游产品,包括整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过程指旅游消费过程,包括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几个阶段;环境指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途中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自然环境。
2、旅游消费行为的客体是 ( )
A.旅游消费者
B.旅游产品
C.旅游消费过程
D.旅游环境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行为要素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旅游消费行为要素包括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客体、过程和环境四大要素。主体是旅游消费者;客体是旅游产品,包括整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过程指旅游消费过程,包括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几个阶段;环境指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途中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自然环境。
3、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过程中,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并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作(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个案研究法
★考核知识点: 研究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方法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并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又有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之分。自然观察是指在自然行为发生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对行为不施加任何干预。实验室观察是指在实验室内,在人为控制的某些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4、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称作(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个案研究法
★考核知识点: 研究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方法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测量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能力测验、性格测验、人才测评等,都是旅游心理学中常用的测量法。
5、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过程中,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及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的方法称作()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个案研究法
★考核知识点: 研究旅游消费行为的主要方法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及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的方法。比如,要想了解旅游者对某一景点的需要、兴趣、评价,就可以采用调查法。调查法包括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
6、旅游消费动机产生的首要条件是( )
A.需要
B.认知
C.态度
D.个性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旅游消费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消费活动,并使人处于某种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旅游消费动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旅游者的内在需要,它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源泉,如对通过旅游进行消遣、交际、获得声望、求美、求新、求异、寻根、访古等的愿望。
7、人们旅游行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 )
A.动机
B.需要
C.学习
D.目标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起点,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外部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是个体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产生的,是有机体得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需要作为动机产生的内部动因,是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当这种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打破个体内部的平衡机制,个体就会产生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需要。需要源于个体对自身及自身环境的认知,通常,我们感到缺少什么或者什么不足,这就是需要。
8、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是( )
A.旅游消费态度
B.旅游动机
C.旅游需要
D.旅游知觉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形成机理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旅游消费动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条件是指旅游者的内在需要,它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源泉
9、按照“需要层次论”,层次最低的需要是(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爱与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考核知识点: 需要层次理论与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向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断地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当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
生理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
1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所有需要中位于最高层的是( )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爱与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核知识点: 需要层次理论与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向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断地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当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主要是指个体希望尽最大可能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信念。
1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与他人交往或者融入某一团体的需要就是(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爱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核知识点: 需要层次理论与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向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断地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当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
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或者融入某一团体的需要。
12、当个体具有某种动机时,在这种内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体会积极地为目标的实现采取行动,这就是动机的( )功能。
A.激励行为
B.决定行为方向
C.维持行为
D.强化行为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主要功能
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因为动机具有指向性的特点,当个体具有某种动机时,在这种内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体会积极的为目标的实现采取行动。这就是动机激励行为的作用。为实现特定目标,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例如:人们为了消除长期工作带来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假期外出消遣娱乐,会参加旅游团外出旅游接触新鲜事物,结交新的朋友。所以他们会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为实现出游做好前期准备。
13、当个体具有某种动机时,在这种内部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体能将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和对象,这就是动机的( )功能。
A.激励行为
B.决定行为方向
C.维持行为
D.强化行为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主要功能
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动机不仅能激励行为,还能将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和对象。在消费者行为中,这一功能表现为消费者会在多种消费需求中确认基本的需求,然后,将促使基本需求具体化,进而发展为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具体购买意图。在指向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同时,动机还会影响消费者对选择标准或评价要素的确定。动机可以促使消费者在多种需求的冲击中进行选择,是购买行为超需求最强烈、最迫切的方向进行,从而求得消费性行为效用的最大化。例如,一个平日工作繁忙的人需要利用度假放松心情,他会集中于休闲度假地和休闲旅游项目进行选择和比较,而避开人群嘈杂的目的地。
14、人们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动机将贯穿始终,不断激励人们努力采取行动,直至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动机的( )功能。
A.激励行为
B.决定行为方向
C.维持行为
D.强化行为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主要功能
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动机的作用是一个过程。人们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动机将贯穿始终,不断激励人们努力采取行动,直至目标的实现,这是动机的维持功能。
15、动机可以对行为产当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即巩固行为或者拒绝行为,这就是动机的( )功能。
A.激励行为
B.决定行为方向
C.维持行为
D.强化行为
★考核知识点: 旅游消费动机的主要功能
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动机还可以对行为产当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使人满意的动机结果能够维持和巩固行为,即为正强化功能;反之则为负强化功能。因此,旅游者对其旅游经历满意不满意直接会影响到其今后的旅游购买决策。
16、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是( )
A.情感过程
B.认知过程
C.意志过程
D.行动过程
★考核知识点: 感觉的定义和种类
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需要则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结果。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认知过程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行为的必要前提。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始和基础阶段,也是我们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线索和起点之一。
17、人的认识过程是从( )开始的。
A.注意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考核知识点: 感觉的定义和种类
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起步,这一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注意等心理机能的活动完成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认知过程的起点。
18、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简单形式是( )。
A.感觉
B.需要
C.注意
D.记忆
★考核知识点: 感觉的心理作用与感官营销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简单形式,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旅游消费者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的整体做更复杂的反映,获得更深入的认知。旅游消费者的体验都是从点点滴滴的感觉开始的。
19、在认识过程中,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思维清晰,情绪高涨的心理活动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记忆
★考核知识点: 注意的种类和功能
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任何心理过程的开端,总是表现为我们的注意指向于这一心理过程所反映的事物。在心理过程开始后,注意仍然伴随着心理过程,维持心理活动的指向,使之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