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0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满分答案
20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普遍违法性
3.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4.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 )
A.犯罪的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特征
D.犯罪的本质
5.根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
6.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7.甲乙积怨较深,一日见乙被人砍伤在路边,奄奄一息,但未死亡,甲未采取任何措施而走开,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作为的犯罪
B.甲构成见危不救罪
C.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8.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9.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10.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
A.1979年7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
11.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12.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相加原则
13.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
A.假想防卫
B.挑拨防卫
C.事前防卫
D.事后防卫
14.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15.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B.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17.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法律的认识错误
18.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劫持并关押月余。甲的行为是(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1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A.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B.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C.人在双目失明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D.人在聋哑状态下实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