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正确正确答案]单选题答案
2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A.减少添加物
B.讲求饮茶器具
C.讲究水质
D.讲究煮水的技巧
2.对佛教三世佛认识有误的是 ( )
A.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B.西方极乐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C.过去佛燃灯佛
D.未来佛弥勒佛
3.对唐景教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景教碑是一块黑色的石灰石碑,大体完好
B.高10英尺,宽4英尺,厚1英尺,重约2吨
C.正面文字32行,每行62字,共1900余汉字
D.下方和左右侧面是一些专门的文字,即希腊文
4.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 )
A.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
B.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
C.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
D.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
5.对照现代地理知识,《万国全图》缺失( )。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南极洲
正确选项:--------
6.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正确选项:--------
7.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A.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B.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C.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D.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
8.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9.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正确选项:--------
10.不属于“摩西十戒”的内容的是( )。
A.一定要信耶和华
B.不能把自己作为神
C.不能偷盗、杀戮,不能侵占别人的财产
D.于礼拜日谨守安息日
11.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12.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
A.柏朗嘉宾
B.罗伯鲁
C.马可波罗
D.孟高维诺
正确选项:--------
13.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
A.柏朗嘉宾
B.罗伯鲁
C.马可波罗
D.孟高维诺
14.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正确选项:--------
15.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
A.记载客观,语言准确生动
B.把所闻与所见分开记载
C.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D.《汉书》按生产生活方式把西域诸国分为土著与行国
北语2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正确正确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张庚虞对唐景教碑一番研读之后写下一篇《读景教碑书后》。
17.聂斯脱里是一个地名,在此创立的基督教中的一个异教叫聂斯脱里教。
18.绮在商代就有了,到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输出域外的丝绸,主要以绮为主。
19.根据人类文化学者对文化的分类,有“明示的”文化和“隐示的”文化两类。
20.《周礼》中记为“荼”,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
21.乾隆以后,传教士就很少来中国了,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承认中国礼仪,利玛窦规矩完全恢复,天主教也从此得以在中国立足。
22.音读取汉字原来的发音,有吴音、汉音等,就是“汉文直读”,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正确选项:--------
23.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祖先来自西域犹太王国。
正确选项:--------
24.郑和1405年7月11日受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由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出海远航。
25.《史记·外国传》中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
正确选项:--------
北语21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正确正确答案]奥鹏资讯分享: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通过汉语言文学专升本提升学历同时也储备专业知识与训练专业能力,以具备从业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学习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主要学习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学科课程,不同的学校设置课程有所不同。
比如1、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开设课程有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语文学科教学论、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2)、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国古代文学史(2)、外国文学史等;
2、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古代文学史(一、二、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民俗学、中国文化概论等;
3、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开设课程有文学创作论、比较文化学、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应用写作等;
4、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开设课程有远程学习方法导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Ⅲ)、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等;
5、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开设课程有古代汉语、古代散文欣赏、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中国文学史、影视文学欣赏、国学概论、现代汉语、外国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