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答案答案
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2.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3.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4.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7.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8.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9.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0.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正确选项:----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11.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正确答案:----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2.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正确选项:----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3.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14.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6.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正确选项:----
满分:5 分
17.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A. 唯物主义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相对主义诡辩论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8. 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不可分性
D. 时空性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19.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专业答案:----
满分:5 分
20. 度是( )
A. 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 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 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正确答案:----
满分:5 分
电科17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答案历年真题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