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18秋北理工《国际私法》在线作业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18秋北理工《国际私法》在线作业答案满分答案

北理工《国际私法》在线作业-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既得权说的创立者是( )

A.戴西

B.孟西尼

C.库克

D.柯里

 

 

2.在“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范中,“范围”部分是()。

A.涉外合同

B.涉外合同当事人

C.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D.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2条规定:“有双重或者( )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A.无

B.多重

C.相同

D.不同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合同、中外合作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是一条( )。。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选择性冲突规范

D.重叠性冲突规范

 

 

5.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 )申请。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6.国际私法主要解决( )

A.区际法律冲突

B.时际法律冲突

C.人际法律冲突

D.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

 

 

7.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如应适用的法律是外国法,但该外国法的内容经法律规定的途径无法查明时,法院应( )。

A.驳回起诉

B.终止审理

C.继续查明外国法的内容

D.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8.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关于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适用外国法律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则不予适用该外国法律

B.如果适用外国法律违反我国的法律规定,则不予适用该外国法律

C.在排除适用外国法的情况下,适用我国相应的法律或其他与争议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

D.在排除适用外国法的情况下,适用该外国的其他最适合的法律

 

 

9.对于结婚的实质要件,最古老的也是当前最流行的制度是( )。

A.适用丈夫属人法

B.分别适用夫妻双方的属人法

C.适用法院地法

D.适用婚姻举行地法

 

 

10.识别的对象是( )。

A.客观事实

B.冲突规范

C.连接点

D.系属

 

 

11.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 )

A.我国法律

B.住所地法律

C.定居国法律

D.居所地法律

 

 

12.凯弗斯提出了( )。

A.政府利益说

B.最密切联系说

C.国际礼让说

D.结果选择说

 

 

13.某国法院审理一涉外民事案件,根据本国冲突规范应适用法,根据乙国冲突规范应适用丙国法,甲国法院适用了丙国法,这构成(?)。

A.反致

B.转致

C.间接反致

D.连续反致

 

 

14.冲突规范在结构上,包括(?)。

A.系属公式

B.范围和准据法

C.连接点和准据法

D.范围和连接点

 

 

15.自然人权利能力法律冲突,国际上一般由( )解决。

A.法院法

B.属人法

C.行为地法

D.准据法

 

 

16.我国对涉外继承所采取的制度是( )。

A.不论动产与不动产,均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B.动产适用继承人住所地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C.不论动产与不动产,均适用继承人属人法

D.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17.A国汽车制造商甲将其产品出口到B国,B国公民乙从代销商丙处购得一部汽车,汽车设计缺陷致乙受伤。乙以甲违约提起诉讼,B国法院根据该国法律认为此问题属于侵权,而非违约,遂决定适用有关侵权的法律规定。法院此行为属于( )。

A.识别

B.司法协助

C.法律援助

D.法律规避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的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是一条()。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有限的双边冲突规范

D.选择性冲突规范

 

 

本文标签: 秋北 理工 国际私法 在线 作业 答案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