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满分答案
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开放经济条件下,按照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理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A.货币幻觉效应
B.闲置资本效应
C.货币余额效应
D.收入再分配效应
2.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800单位劳动与10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
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
3.在面临下面()冲击的时候, 中国采取固定汇率制能够比浮动汇率制更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A.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需求萎缩
B.澳大利亚减少铁矿石产量,导致铁矿石进口成本飙升
C.中国投资者热衷于在外国股票市场进行投资
D.由于收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
4.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若某一时期内甲国的利率为5%,乙国的利率为3%,在该时期内两国汇率的变动表现为()
A.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
B.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3
C.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
D.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3
5.如果一国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
A.提高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B.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C.降低两部门共同要素劳动力的实际收入
D.同时提高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6.重叠需求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以下哪一些国家间的贸易源动力()
A.中国和日本
B.中国和美国
C.日本和美国
D.日本和越南
7.贸易提供曲线的含义是()
A.一国在某一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B.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C.一国在某一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D.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8.下列属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前提假定的是()
A.供给弹性无穷大
B.供给无弹性
C.小国情况下
D.大国情况下
9.A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5,2008年该国出口增加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该国应该()
A.增加投资40亿美元
B.增加投资250亿美元
C.减少投资40亿美元
D.减少投资250亿美元
10.假定自由贸易条件下,每套服装价格为1000元,国内生产需使用500元进口中间投入品,若对服装征20%进口关税,对中间投入品征10%进口关税,则有效保护率为()
A.15%
B.20%
C.30%
D.40%
11.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可以帮助一国缓解失业压力并同时收缩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组合是()
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
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
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
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
12.作为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代表,APEC不具有哪一项特征()
A.非排他性
B.非机制性
C.渐进性
D.集体行动一致性
13.就国际贸易对要素报酬的影响而言,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自由贸易将降低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
B.自由贸易将提高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
C.自由贸易将提高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
D.自由贸易后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可能提高、不变或是下降
14.以下哪种理论将具有外部规模经济视作幼稚产业保护的标准()
A.穆勒标准
B.巴斯塔布尔标准
C.李斯特标准
D.坎普标准
15.如果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美国是土地丰裕国家,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中国和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最大的分别是()
A.土地所有者、劳动者
B.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
C.劳动者、土地所有者
D.劳动者、劳动者
16.下列哪一项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后果()
A.减少失业
B.进口需求增加
C.利率上升
D.贸易收支改善
17.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
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B.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C.生产中存在特定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18.下列哪个项目不属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内容()
A.中国政府向塞拉利昂捐助的抗埃博拉专项资金
B.中国企业利用在非洲投资所获得的资本收益进行的当地再投资资金
C.中国在非洲的建筑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
D.中国居民购买阿里巴巴股票获得的股息收入
19.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间贸易现象
B.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
C.两者都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
D.国际分工模式都是确定的
20.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结论,在短期内自由贸易会()
A.降低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B.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
C.提高出口部门可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
D.降低进口竞争部门可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
A.生产者剩余减少
B.贸易条件改善
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消费者剩余下降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征包括()
A.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规模
B.一般会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C.实施外汇管制
D.低估本国货币的汇率
3.下列()情况下,采取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更强。
A.出口需求突然减少
B.进口供给突然减少
C.资本大量外流
D.国内需求突然增加
4.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论,下列属于货币贬值对吸收产生的直接影响效应的是()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
C.货币幻觉效应
D.贸易条件效应
5.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统计内容的是()
A.商品和服务贸易
B.经常转移
C.投资收益
D.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
6.一般而言,适合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所应具有的特点包括()
A.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B.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
C.具有“二元经济”特征
D.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7.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
A.生产者剩余增加
B.贸易条件改善
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消费者剩余下降
8.下列关于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技术要求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B.产品多样化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C.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D.规模收益不变的行业,产业内贸易程度高
9.按照调节机制划分,属于国际收支收入调整论的是()
A.货币论
B.吸收论
C.弹性论
D.乘数论
10.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理论,下列()条件下汇率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A.小国情形
B.进出口需求弹性无穷大
C.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需求弹性分别为0.6和0.3
D.进出口需求弹性为0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其货币升值。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