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8秋学期(清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答案答案
18秋学期(清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烟草专卖许可属于()
A.一般许可
B.非排他性许可
C.独立许可
D.附义务许可
2.行政诉讼决定不适用于下列哪些事项?()
A.管辖变动
B.审判人员的回避
C.延长起诉期限
D.终结诉讼
E.再审案件的处理
3.下列对国务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主席的辅助机构
B.中央人民政府
C.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4.下列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冻结银行存款
B.隔离治疗
C.扑杀染疫病的家禽
D.查封工厂工作车间
5.对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申请行政复议
A.省人民政府
B.该派出机关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机关
D.国务院
6.行政相对人对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收到行政拘留裁决书之日起()
A.5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60日
7.某高校对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学生李某作出了退学处理决定,但并未通知本人。此种做法违背了()原则
A.法律优先
B.法律保留
C.信赖保护
D.正当程序
8.关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表述正确的是()
A.基本表现形式是条例、办法、决定
B.既可以是执行性立法,也可以是创制性立法
C.必须获得法律的明确授权才能制定
D.可以规定对相对人采取隔离措施
9.关于行政处罚设定依据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拘留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C.警告只能由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设定
D.责令停产停业只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
10.以下属于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的是()
A.检察监督原则
B.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
11.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适用于警告
B.可适用于对法人给予一千元的罚款处罚
C.相对人享有陈述申辩权
D.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作出处罚
12.关于行政行为的告知形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口头告知方式
B.书面告知应是常规的告知方式
C.各种告知方式可以互换
D.相对人拒绝签收书面行政决定的,可以采用留置送达方式完成告知
13.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裁决的是()
A.某环保局责令污染企业向受害人赔偿损失的决定
B.某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所达成的调解协议
C.某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域边界纠纷所作的裁决
D.人民法院对行政赔偿问题所作的裁决
14.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事项是()
A.带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
B.土地所有权争议裁决
C.人事争议仲裁
D.政府拒绝履行行政合同
15.关于行政诉讼法制制度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行政诉讼案件一律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B.行政诉讼案件一律不适用调解
C.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D.行政诉讼一审期间被告可以申请撤诉
16.关于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表述错误的是()
A.对没收财物行为不适用听证
B.听证主持人须是未参与本案调查取证的人员
C.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会
D.当事人须在行政机关告知听证权的5日内决定是否申请听证
17.某区税务稽查大队公务员李某因参与聚众赌博被区公安分局处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行为属于()
A.行政处分
B.人身强制
C.行政处罚
D.司法强制
18.有关公务员任职的地域回避,表述正确的是()
A.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B.公务员担任省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C.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D.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19.居住所在地在A区,而户籍地在B区的公民,被所在地为C区的公安局收容审查。该公民对此不服而直接起诉于某法院()
A.该法院必定是A区人民法院
B.该法院必定是B区人民法院
C.该法院必定是C区人民法院
D.该法院可能是A、B、C三区法院中的任何一个法院
20.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的一种
C.省长、市长属于国家机关的表现形式
D.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设置
南开18秋学期(清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撤销判决适用于有()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职权
E.滥用职权
2.有关被告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安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B.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C.村民委员会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D.接受委托实施许可的行政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3.下列组织,不属于地方国政机关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
B.居民委员会
C.地区行政公署
D.村民委员会
4.关于行政行为公定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行政行为都具有公定力
B.内容违法的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
C.在民事诉讼案件审理期间涉及到行政行为效力判断时,一般应先中止诉讼
D.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不应审查其他行政机关先前作出的行政行为
5.关于行政奖励,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奖励遵循奖当其行原则
B.获得行政奖励是行政相对人的一种权利
C.晋级可以作为一种行政奖励的形式
D.行政奖励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起诉对象
6.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下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B.行政相对人有权要求上级行政机关审查下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
C.行政复议机关有权在复议过程中,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D.人民法院有权受理行政相对人直接针对规范性文件提起的行政诉讼
7.行政公务人员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A.不得背后议论领导
B.不得利用手中职权收受他人贿赂
C.不得拒绝执行上级发布的合法命令
D.不得违法执行职务
8.下列组织,属于法定授权组织的是()
A.税务局
B.民政局
C.土地管理所
D.律师协会
9.正当程序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原则起源于法国的自然正义原则
B.该原则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与行政事件存在利害关系的时候要主动回避
C.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应当事先告知相对人并听取其意见
D.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时候要说明理由
10.行政奖励的形式不包括()
A.组织旅游
B.晋级
C.记功
D.提供培训机会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务院对行政复议案件作出的裁决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B.县级兵役主管机关作出的强制服兵役的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C.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D.行政机关开除公务员公职的决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2.下列措施属于即时强制的是()
A.强制驱散人群
B.查封违法物品
C.扣留易燃易爆物品
D.登记保存
13.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A.公务员聘任合同
B.办公用房租赁合同
C.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合同
D.粮食订购合同
14.关于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B.有权制定行政规章
C.实行集体负责制
D.主任有权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
15.关于公务员职务升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条件
B.公务员不可越级晋升职务
C.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的,按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D.公务员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
16.下列行为中,属于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是()
A.扣押财物
B.出入境许可
C.土地权属纠纷裁决
D.没收违禁物品
17.导致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是()
A.丧失国籍
B.行政拘留
C.退休
D.引咎辞职
18.有关行政指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指导带有事实上的强制性
B.行政指导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实施
C.对违法行为人实施告诫属于管制性指导
D.行政调解属于行政指导
19.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A.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发布的指示
B.行政机关拒绝发放社会保险金的行为
C.行政机关作出的土地确权行为
D.教育部的规章
20.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是()
A.行政行为的直接相对人
B.参与采矿权竞标的申请人
C.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犯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D.受到规划许可影响的相邻权人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行政权的强制性是指行政权的实施获得国家强制力的最终保障
A.错误
B.正确
2.国家统一司法考试通过证书属于资格行政许可,律师执业证书属于行为行政许可
A.错误
B.正确
3.行政机关有权对所有的民事争议作出裁决
A.错误
B.正确
4.相对人对国税局作出的处罚决定,有权向该局的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A.错误
B.正确
5.公务员有权对国家机关作出的辞退、扣减工资行为提出申诉,但不能对取消录用提出申诉
A.错误
B.正确
6.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转任、调任和挂职锻炼
A.错误
B.正确
7.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A.错误
B.正确
8.行政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后,应当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A.错误
B.正确
9.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授权成为行政主体
A.错误
B.正确
10.行为主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是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A.错误
B.正确
南开18秋学期(清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答案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