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答案]答案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简称为5S,即服务性、快捷性、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规模适当化、库存控制。
2.简单搬运设备:设备价格便宜,但可变费用高。
3.供应链设计首先要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 ,之后分析企业现状。
4.一般而言,运输具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存储
5.物流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三要素组成。
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库存管理是以整个供应链整体物流效果为追求目标的。
7.垂直一体化物流以效益为管理导向。
8.在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 、简洁性、互补性 、创新性、静态性。
9.管理目录服务用于集成供应商的原始数据生成可用的目录,向注册订阅的客户提供物流服务采购目录内容。
10.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11.核心企业的经营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采购与供应管理 、后勤管理 、配送管理、物料管理、供应链管理 。
12.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13.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为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
14.生产领域的运输系统一般是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因而称之为厂内运输。
15.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分散组合
16.系统布置设计的五项要素是:P产品、Q数量、R生产路线、S辅助服务部门、T时间。
17.评估物流环境不确定性的框架有以下几种环境状况: 不可测环境、简单与稳定环境 、复杂与稳定环境 、简单与不稳定环境 、复杂与不稳定环境
18.在整个闭环供应链中,生产商与回收产品再处理中心是两个关键结点,如何对两者进行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其潜力,是成功整合的另一关键。
19.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实施策略是 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
20.系统论观点认为只要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
南开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
二、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21.下列符合物流系统的技术设计要求的是( )
A.定义明确
B.业务流程详尽,操作说明细致
C.理念新颖
D.对仓库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22.物流系统目标、替代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标准等是( )。
A.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B.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C.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D.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23.影响国际物流的重要因素是( )
A.运输距离
B.通关政策
C.运输方式
D.国际局势
24.在招投标的一般程序的四个阶段中,开标评标阶段属于第( )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25.关于市场响应性供应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对不可预测的需求做出反应,使缺货、降价、库存最小化
B.制造的核心是保持高的平均利用率
C.库存策略是部署好零部件和产品的缓冲库存
D.供应商的标准是以速度、柔性、质量为核心
26.仓库布置规划设计的重点是( )和常用设备的选择。
A.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B.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C.厂房建筑与外围设施
D.储存区域的空间规划
27.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人才需求等信息属于( )
A.计划信息
B.控制及作业信息
C.统计信息
D.支持信息
28.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是( )
A.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B.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C.物流系统的系统资源要素
D.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29.4PL的特征不包括( )
A.抽象性
B.局部性
C.知识性
D.专一性
30.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
A.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系统开发时间短
C.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31.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是( )。
A.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
B.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C.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D.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32.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信息采集、储存、()及信息处理与输出。
A.信息分析
B.信息加工
C.信息传输
D.信息保存
33.下列()属于宏观物流。
A.国民经济物流
B.企业物流
C.生活物流
D.生产物流
34.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称为()。
A.配送
B.流通加工
C.装卸搬运
D.理货
35.()是一种以数据、数据的封闭性为基础,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映射的方法。
A.结构化分析方法
B.功能分析方法
C.信息建模法
D.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三、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