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7秋学期《网络文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满分答案
17秋学期《网络文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物质载体又称为“硬载体”,下列不属于硬载体的是()
正确选项:----
A. 书本
B. 杂志
C. 报纸
D. 电子符号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2. 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作者是网络写手()
A. 慕容雪村
B. 李寻欢
C. 宁财神
D. 安妮宝贝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3. 下列不属于中国大陆网络文学“五匹黑马”的是()
正确选项:----
A. 邢育森
B. 宁财神
C. 少君
D. 李寻欢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4.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人类的文学经历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口头文学”和()
正确选项:----
A. 印刷文学
B. 书写文学
C. 图画文学
D. 诗歌文学
正确答案:----
满分:2 分
5. 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文学创作变为了一项集体活动的超文本叙事方式是()
A. 接龙叙事
B. 随机叙事
C. 非线性叙事
D. 碎片化叙事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6. 迄今为止最为丰富也最为便捷的文学研究信息库和资料库是()
A. 图书馆
B. 百科全书
C. 辞海
D. 互联网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7. 下列关于文化资本逻辑对网络文学的商业介入表现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网络写手的有偿写作
B. 网络写手的功利化追求
C. 网络运营与传统出版合作,在读者市场争夺图书市场份额
D. 网络文学创作完全没有收到资本的影响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8. 网络文学所依托的数字化比特媒介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中不包括()
A. 无限贮存
B. 软载体传播
C. 压缩转换
D. 以数字代替语言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9. 超文本是通过()技术使读者可以在文本间任意跳跃和选择。
A. 超信息
B. 超链接
C. 超媒体
D. 超字幕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10. 网络文学的创作目的发生了变化,由载道经国、社会代言变为 ()
A. 自娱娱人
B. 艺术创新
C. 展现时代特色
D. 教化民众
正确答案:----
满分:2 分
11. “比特”一词是计算机技术专有名词,指的是(),由一连串的0和1组成。
正确选项:----
A. 计算机二进制数的位
B. 键盘上的键位
C. 屏幕上的像素
D. 手机的屏幕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12. 电子互联网诞生于()
A. 1950年
B. 1960年
C. 1969年
D. 1979年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13.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已经出现的文本不包括()
A. 口语文本
B. 文字文本
C. 手工印刷文本
D. 意念文本
正确答案:----
满分:2 分
14. 下列关于要成为网络写手需要过的关,不正确的是()
A. 文字关
B. 速度关
C. 挨骂关
D. 金钱关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15. 网络文学摆脱了传统媒体在印刷、运输、发行方面的限制,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传播,体现了网络媒体传播的 ()
A. 快捷性
B. 多样性
C. 丰富性
D. 主动性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16. 甲来提供线索,乙来补充情节,丙又来续加形象,这种创作叫做()
A. 文学接龙
B. 独立创作
C. 多媒体创作
D. 感性创作
正确答案:----
满分:2 分
17. 以下属于第二批网络写手代表作品的是 ()
A.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B. 《悟空传》
C. 《诛仙》
D. 《鬼吹灯》
正确答案:----
满分:2 分
18. 下列不属于“快餐文化”的是()
正确答案:----
A. 肥皂剧
B. 网络游戏
C. 传统文学
D. 美国大片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19. “拉”传播和“拉”欣赏并非网络所独有,()也是通过遥控器的能动选择来实施“拉”式的欣赏。
专业答案:----
A. 电视
B. 冰箱
C. 洗衣机
D. 空调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20. 第一批网络写手进入网络原创文学创作的时间是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期
正确选项:----
满分:2 分
南开17秋学期《网络文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网上文学信息主要包括()
A. 文学链接类信息
B. 文学知识类信息
C. 文学研究类信息
D. 文学教育信息
正确答案:----
E. 文学史
满分:2 分
2. 网络欣赏的解构方式包括哪几个方面()
A. 欣赏即回归网络文学发生场景的过程
B. 发现文本的“内部张力”
正确选项:----
C. 正视“破碎性文本”的存在
专业答案:----
D. 确立“开放性文本”的观念
正确选项:----
E. 文学独立性的重建
满分:2 分
3. 传播速度迅速化使得网络文学呈现出哪些特征()
A. 文学称为一种文化融合的信息载体
B. 文学成为一种文化快餐
C. 文学成为一种流行现象
D. 文学成为一种尊贵的象征
正确答案:----
E. 文学成为文化的标志
满分:2 分
4.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它与第一、第二、第三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
正确选项:----
A. “宏媒体”
正确答案:----
B. “元媒体”
正确选项:----
C. 平面媒体
D. 立体媒体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网络语言的新奇用法的是()
A. 拉丁化语言
B. 符号脸谱
C. 生造词汇
D. 使用成语
正确选项:----
E. 卖弄文采
满分:2 分
6.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学特征表现为()
A. 历史理性的颠覆
B. 深度模式的削平
C. 反对权威主义、拒斥中心话语
D. 主体的零散化和距离感的消失
专业答案:----
满分:2 分
7. 与单纯的文字超文本相比,多媒体文学的独特审美方式表现在()
A. 审美感觉的立体化与开放性
B. 文本生成的实时互动性
C. 三维空间的多选择性
D. 文本叙述的时间顺序性
正确答案:----
E. 文本叙述的空间顺序性
满分:2 分
8.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表现在()
A. 历史理性的颠覆
B. 深度模式的削平
C. 反对威权主义,拒斥中心话语
D. 主体的零散化
正确答案:----
E. 距离感的消失。
满分:2 分